
張立顯,是浙江天能新材料公司浸出車間主任,主要從事生產管理工作。三年來,他積極推動鋰電回收數智轉型,無論是浙江長興,還是遠在700公里外的江蘇濱海,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。他用行動詮釋了天能人勇于創新、敢于擔當的精神。
2022年末,張立顯剛接手浙江項目。
為了加快數字化車間建設,他一頭扎進了自動化產線的新技術研究中。那些日子里,他總是捧著一摞摞的技術資料,眼睛里閃爍著求知的光芒。
三個月后,一本凝聚著他心血的《浸出工序處置指南》誕生了。薄薄十余頁紙,記錄著30多項設備規律,成為新員工快速上手的“法寶”。
在日常工作里,他對每個生產環節都一絲不茍,嚴格把控質量關,就像守護著自己的孩子一樣,確保每一件產品都符合標準。也正是這份認真,讓他在去年獲得“月度之星”。
2024年9月,江蘇濱海的新項目進入關鍵階段,急需技術骨干支援。張立顯接到任命時,沒有一絲毫猶豫,簡單收拾行囊就奔赴700公里外的濱海。他說:“干就得了!”
在濱海建設的20多天里,他一頭扎進一線,通過員工自查到班組互查,再到專家督查,每個環節都親自參與。那些日子,他總是滿身礦粉,可眼神里透著堅定。在他的主導下,10余項車間改進舉措順利完成,為后續生產工作提供有力保障。
當項目總指揮甄愛鋼感嘆“沒想到這么快打通試生產”時,他只是憨厚一笑:“咱干技術的,就得把問題徹底解決。”
為提升精益化管理,張立顯與工友們每天都緊盯物料產出,不斷優化生產回收率與洗滌率。幾個月的并肩作戰,項目終于順利進入量產階段。
新年的鐘聲敲響,張立顯又馬不停蹄地回到浙江生產崗位。他的眼神里滿是對新一年的期待和干勁,全力向著2025年的新目標沖刺。對他來說,“要干就要干成,要干就要干好”,不只是一句口號,更是他用行動踐行的信念。從浙江長興到江蘇濱海,跨越的700公里是他奮斗的足跡,也是他為天能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的見證。